首页
搜索 搜索
当前位置:资讯 > 正文

张贵金:志愿军骨头比钢铁还硬

2023-08-16 19:55:27 菏泽广电网

张贵金身穿崭新绿军装


(资料图片)

编辑 搜图 老人在讲述难忘的抗美援朝经历

今年是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战争胜利70周年。1953年7月27日,朝鲜停战协定签字仪式在板门店举行,抗美援朝战争胜利结束。在历时两年零九个月的抗美援朝战争中,中国人民志愿军穿梭在枪林弹雨间,浴血奋战、保家卫国。

70年后的今天,山河无恙,英雄暮年。时光或许改变了他们的容颜,但不变的是他们不惧牺牲、冲锋在前的勇气。近日,牡丹晚报记者赶赴单县黄岗镇,采访了98岁的抗美援朝老兵张贵金,聆听他的战斗故事,分享他的浴血荣光。

以血肉之躯与敌人拼到底

“‘联合国军’唯一比我们强的,就是装备好。”8月13日,回忆自己的抗美援朝经历,98岁的老兵张贵金说,“我觉得抗美援朝战场上的美国人都是孬种,根本不禁打。”

“前几天,单县举行庆‘八一’联谊会,退役军人事务局的同志为老人准备了一套军装,他从穿上就没舍得往下脱。”张贵金的儿子张佩果说。见到记者,身着一身崭新绿军装的张贵金,颤颤巍巍地站起来打招呼。

“雄赳赳、气昂昂,跨过鸭绿江……”70多年前,唱着《中国人民志愿军战歌》,张贵金随中国人民志愿军入朝作战。“我们提前换上朝鲜人民军军装,到朝鲜后和朝鲜人民军并肩作战。”张贵金回忆,“在我的记忆中,朝鲜当时全民皆兵,每个人都处于战斗状态。”到达抗美援朝战场,他所在部队的战斗岗位在朝鲜东海岸。

“敌人的轰炸机破坏力很强,为有效应对敌人飞机和大炮的轰炸,我们采用坑道战术,工兵挖掘坑道迫近作战。”张贵金回忆,除了挖掘坑道,工兵还有一个重要任务,就是炸毁桥梁,破坏敌人的交通线,延缓敌人运兵。

战机轰鸣,炮火猛烈,面对敌人先进的武器,志愿军战士的骨头比美国的钢铁还要硬。中国人民志愿军顽强战斗,以血肉之躯与敌人拼到底,张贵金因此两次立功。广大志愿军战士舍生忘死,浴血奋战,以“钢少气多”力克“钢多气少”,最终赢得了抗美援朝战争伟大胜利。

粉碎敌人细菌战阴谋

“敌人的炸弹像蒜臼子一样大小,敌人飞机投弹后,满山坡都是炸弹,破坏力很大。”张贵金回忆,“更可恶的是,敌人后来使用了细菌弹。在我的记忆中,细菌弹就像煤气罐一样大小,打开以后,里面会出来苍蝇、跳蚤等。”1952年初,美军在继续对中国人民志愿军实施“绞杀战”的同时,在朝鲜北方和中国部分地区秘密实施细菌战,以期挽回战场上的败局,增加在停战谈判中的筹码。中共中央和中央军委高度重视反细菌战斗争,积极部署志愿军防疫工作,军民联手成功粉碎了美军细菌战。

当时,志愿军发动全体指战员开展卫生运动,总防疫委员会颁发了简明易行的个人与集体卫生防疫守则,通令全军执行,根据作战或驻防区域划分了防疫责任区,志愿军各部队均进行了反细菌战的防疫动员和防疫卫生知识教育,一齐动手灭鼠,消灭媒介昆虫,发动了保护水源、清理驻区卫生的群众性运动。各部队宿舍、伙房等张贴反细菌战卫生守约,提醒广大指战员遵守发现敌机或特务布撒毒虫立即上报、患病立即上报、口罩要清洁、不喝生水、定期洗澡等规定。

在我们的有力应对下,美国发动的细菌战,在军事上未达到预期目的,还在政治上、道义上遭到可耻的失败。

鲜血凝成的友谊

“朝鲜人民当时居住的房子比较简陋,墙是用四根柱子撑起来的,房顶用秫秸覆盖。”张贵金回忆,“让我记忆深刻的是,朝鲜的火炕特别大,一进房间就是火炕。”据其介绍,当时朝鲜人民对待志愿军战士非常热情,大家就像一家人。采访中,张贵金多次说出“感谢阿玛尼”这个词。

中国人民志愿军赴朝作战,全心全意帮助处于水深火热之中的朝鲜人民赶走侵略者,并遵守纪律不拿群众的一针一线。踏入朝鲜战场后,志愿军战士在接近零下四十摄氏度的恶劣天气下,依靠单薄的棉衣和棉鞋忍受着严寒,死守岗位。由于极寒气温,导致很多战士并非死于战场而是被活活冻死,有的战士直至死亡依然保持着战斗姿势。朝鲜人民看在眼里记在心里。

志愿军不仅要克服严寒天气,而且双方的武器装备水平相差甚远。在如此艰难的环境下,面对着美军的枪林弹雨,中国人民志愿军坚持到战斗的最后一刻,坚守阵地与敌人血战到底。

战争结束后,中国志愿军撤离朝鲜时,朝鲜人民自发地等在道路两旁,泪眼婆娑地与志愿军道别。志愿军们用自己的青春、热血和汗水向两国人民都交上了一份满意的答卷。

终生流淌军人血

“国家能发展到今天不容易,我永远忘不了党的恩情!”张贵金指着胸前的一枚枚勋章说。在参加抗美援朝战争之前,他曾参加过淮海战役、渡江战役、进军大西南。

“渡江作战时,我们是乘着小竹筏过长江的。”张贵金感慨地说,“很多战友都牺牲了,我真没想到自己能活下来。”渡江战役之后,他紧接着参加了进军大西南的斗争,湖南、四川、贵州、云南等南方省份都留下了他战斗过的足迹。“我们每进军到一个地方,当地的游击队就闻讯赶来,老百姓欢呼着‘解放大军过来了’。”张贵金回忆。

从朝鲜凯旋不久,张贵金退役回到家乡,作为一名普普通通的百姓,勤恳劳作一生。虽然工作岗位平凡普通,但始终严格要求自己、从严教育子女。“只要别人一挑起当年革命战争的话头来,父亲就滔滔不绝。”张贵金的儿子张佩果说,老人时常给身边人讲述当年战斗过的故事。

在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战争胜利70周年的今天,当我们循着张贵金的目光,把历史的镜头投向那段峥嵘岁月,老战士们的浩然英雄之气依然令人震撼、催人奋进。

近日,单县举行庆“八一”联谊会暨十佳“兵妈妈”“好军嫂”“最美退役军人”颁奖仪式,专门邀请抗美援朝老兵代表魏希山、张贵金、周盛德三人及二等功臣代表四人参加。

一朝戎装穿在身,终生流淌军人血。

来源: 牡丹晚报 记者:姜培军 郭卫东